新闻动态
某高校宿舍没空调, 留学生却有, 招生办老师: 不要被境外势力蛊惑
这两年每到夏天确实都出现罕见的高温天气,东北地区也没能例外,就连最北边的黑龙江也有了高温情况。
今年有学生在宿舍一测温度,发现竟然已经高达35度了。年轻人要忍受这样的高温,仅靠开风扇,在狭小且布局不算那么合理的宿舍里,其实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。
那么学校能不能安装空调呢?
原来,有新生在招生群里询问宿舍是否配备空调。近几日,哈尔滨气温飙升至 37 度左右,贴吧里有在读学生反映晚上常被热醒,难以安睡。新生们基于对未来学习生活环境的考量,提出这样的疑问本无可厚非。但谁能想到,一位张老师的回应,瞬间让话题走向变得超乎想象。
按照常理来讲,遇到这种问题,老师们正常回答就好了。然而一位张老师却剑走偏锋,硬生生的把学生宿舍没有空调的问题,一下子上升到了境外势力的高度。
可实际上却混淆了哈工大与哈工程在 “国防七子” 中的不同概念,这一番操作实在令人咋舌。
更让人不解的是,群里的程老师也附和道:空调对身体有很大危害。
这一言论瞬间引发众人质疑,既然空调危害大,那为何学校行政楼及其他楼装有空调,就连留学生宿舍也不例外?
面对这一疑问,葛姓老师解释称,是考虑到欧洲白种人体质与中国学生不同,他们耐冷不耐热,所以留学生宿舍配备了空调。
而老师们这些难以自圆其说的回应,无疑让本就炎热的氛围更加 “燥热”。
然而,据该校学生在贴吧透露,学校里白人留学生数量较少,大多数留学生来自东南亚地区以及非洲,从常理推断,这些地区的人应该是耐热不耐冷,与葛老师的说法大相径庭。
更有人发帖称:
首先关于空调的问题,想都不要想。昨天实验室的服务器热死机了直接,今天老登直接跑路去商场蹭一下午空调。哈尔滨不热这种论调就是学校骗新生的把戏,哈尔滨纬度确实高,夏天热的时间确实没有南方长,但是要考虑到学校这逆天建筑设计,尤其是公寓楼根本不透风,晚上能给你热醒就是事实,招办老师的嘴硬是因为他们不住学生公寓,你让他住两天试试。
有人热到大半夜跑出去睡操场,睡公园长凳,睡楼梯间,搭帐,睡网吧,跑出去住酒店
此事件并非个例。近期,吉林大学也因宿舍无空调引发关注。白天气温高达 35 摄氏度左右,夜晚虽有所下降,但许多宿舍因不通透,夜里闷热异常,室内温度超 30 度,比室外还热。不少学生只能在宿舍楼地下室支起帐篷过夜,他们反映,关于宿舍安装空调的建议已提多年,却始终未能实现。
在这个炎炎夏日,宿舍空调问题已成为众多高校学生关注的焦点。
随着全球气候变暖,极端天气频繁出现,曾经被认为夏季凉爽的东北地区,如今也频繁发布高温预警。当学生们在酷热中难以入睡、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时,学校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这一问题,将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放在重要位置,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?
而对于招生办老师在面对学生疑问时,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回应,学校又该如何反思和改进,避免因不当言行导致 “反向招生” 的尴尬局面呢?
这场关于高校宿舍空调的热议,或许远未到结束的时候,我们期待能看到更多积极的改变与回应。
下一篇:没有了